首页 > 资讯 > 经济 > 正文

华陆设计院项目接到手软,多晶硅配套工业硅渐成趋势!

2022-04-24 09:47:00来源:光伏见闻

华陆设计院项目接到手软,多晶硅配套工业硅渐成趋势!,“块状多晶硅与颗粒硅究竟哪种技术路线更优”的争议尚未有定论,中环股份与上机数控等公

“块状多晶硅与颗粒硅究竟哪种技术路线更优”的争议尚未有定论,中环股份与上机数控等公司的举动,又为本轮多晶硅扩产潮增添了新的注脚。

关于多晶硅扩产,业内争议很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多次提示风险,其发布的数据显示,已公布新建、拟建多晶硅项目总增量达到350万吨/年左右。业内认为,扩产潮背后是资本在向高毛利环节流动。

值得一提的是,本轮扩产潮也展现出不少新的特点。

设计院成幕后赢家

多晶硅扩产潮背后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是,相关设计院的项目接到手软,“这两年来,西安华陆公司接到大概15个多晶硅项目,而其多晶硅设计部门总共只有100多个人,只要有项目图纸,就可以大量订购生产设备。”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说道。

受访人口中的西安华陆公司为中国化学旗下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记者未能确认上述说法中的数字是否准确,但从中国化学披露的经营情况简报看,华陆公司的确获得了相当多的多晶硅项目设计合同。

记者梳理发现,仅去年6月以来,华陆公司先后获得了内蒙新特、乐山协鑫、江苏中能、四川永祥等多晶硅生产企业的总承包合同。中国化学上个月披露的会议纪要显示,华陆公司斩获2020年国内新开工几乎所有多晶硅项目的设计合同,总体设计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90%以上。近两年华陆公司承担的多晶硅设计项目达产后,预计贡献清洁能源年发电约200GW。华陆公司接获项目显示,五家一线多晶硅厂商是扩产重点。

众多新玩家涌入多晶硅行业。“之所以有这么多的企业扩产多晶硅,主要因为多晶硅是光伏产业链中毛利最高的环节。”上述业内人士指出,哪里毛利高,资本就会往哪里流动。“大家普遍存有的心态是,现在多晶硅毛利这么高,项目建好后可能两三年就能收回本钱,而不去考虑未来跌价了怎么办。另外,大家的信心也十分足,既然其他企业能活下,为什么我不能?”

根据硅业分会3月份的统计,已公布新建、拟建多晶硅项目的新进企业已有16家,规划产能共计超过170万吨/年。如果将现有在产的13家企业扩产产能也纳入进来,总增量将达到350万吨/年左右。

记者注意到,硅业分会此前曾多次提示多晶硅产能过剩风险,建议企业不应只追求眼前利益。

连续上涨近两年后,多晶硅价格何时迎来向下拐点,始终是行业的焦点议题。记者注意到,近日,上机数控披露定增预案,在项目可行性报告中,公司预判两年后多晶硅价格每吨可能不足7万元。新特能源在测算相关项目效益时,也只是分别选取了10万元/吨与7万元/吨两个参数作为测算依据,这些价格均远低于多晶硅现价。

谈及当下的扩产潮,一家多晶硅龙头厂商人士向记者表示,虽然规划了这么多产能,但项目从规划到建设再到满产,期间有诸多不确定性,比如人才、核心设备是否充足。“即便投产了,怎么能确定这些后起之秀拼得过头部企业?生产、成本管控、产品质量等都是问题。”

抓住上游的上游

在光伏产业链四大主体制造环节中,多晶硅一直处于最上游的位置。多晶硅供应紧缺让行业参与者认识到了原料的重要性,但本轮多晶硅扩产潮中的一个新的特征是,多晶硅与工业硅项目配套的情况越来越多,大家正努力抓住上游的上游。

比如,新特能源在内蒙古的投资中就包含了配套工业硅项目;合盛硅业本身就是工业硅龙头,其涉足多晶硅无须担忧工业硅的供应;中来股份规划的10万吨多晶硅项目也附带20万吨工业硅,并且和多数其他项目一样,工业硅产能将先期释放。

“随着‘双碳’目标的加速和‘双控’的发力,作为多晶硅的重要原料,工业硅未来有可能成为光伏发展的一个瓶颈。”上述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考虑到工业硅的下游还包括有机硅和铝合金等行业,虽然近几年铝合金用量没有太多增长,但有机硅的发展很快、扩产也很大。

言下之意,如果没有充足的工业硅原料作为保障,其他下游行业就会与光伏争抢原料,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抬高光伏成本还是其次,因原料不足而限制生产就影响大了。

综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等机构的预测,若2022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为210GW,当年光伏对应工业硅需求为88万吨,就工业硅270万吨的预计总产量来看,总的工业硅缺口为30万吨;若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240GW,预计整个工业硅供应缺口在70万吨左右。

记者注意到,类似的情况并非没有预警。去年9月,云南省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坚决做好能耗双控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强工业硅行业生产管控,确保工业硅企业9~12月份月均产量不高于8月产量的10%,即削减90%产量。随后,工业硅价格飙涨至6万元/吨以上。

上述人士认为,除了保障原材料供应的考虑,多晶硅与工业硅项目配套的另一个原因是地方政府很难再批复建设独立的工业硅项目。“生产1吨工业硅要消耗2吨多的煤和油焦等还原剂,还要消耗13000度电,碳排放、能耗压力都很大。”

该人士告诉记者,脱离这种窘境,唯一的路径就是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引导投资工业硅项目的企业无条件延伸至下游清洁能源产业链,并且保障工业硅就地转化。

记者注意到,早在2017年,新疆就印发通知,提出工业硅产能控制在200万吨以内,提高工业硅产品就地转化率,到2020年达到70%以上;内蒙古发改委去年3月也印发文件提出,不再审批无下游转化的多晶硅、单晶硅等新增产能项目。

多家公司表达了对工业硅的看法,中来股份称,国内工业硅产能扩张的步伐将受到严格控制,虽然行业内多家上市公司均在积极准备扩产计划,但真正能获批能耗指标及建成投产的时间周期存在不确定性;协鑫科技也在布局高纯纳米硅粉,作为颗粒硅原材料的战略保障。

关键词: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责任编辑: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