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 正文

中国人寿中报亮眼 蔡希良:下半年将更注重长期理念

2025-08-29 16:04:00来源:中国经济网 马欣

中国人寿中报亮眼蔡希良:下半年将更注重长期理念,中国人寿昨日召开2025年度中期业绩发布会。中国人寿董事长蔡希良携公司管理层团队成员出席发布会。

中国人寿昨日召开2025年度中期业绩发布会。中国人寿董事长蔡希良携公司管理层团队成员出席发布会。

2025年上半年,中国人寿总保费增速创近五年同期新高,达5250.88亿元,同比增长7.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9.31亿元,同比增长6.9%。蔡希良在解读业绩时表示,公司多项核心指标再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进中提质、量质齐升、效速兼取的优异答卷。


(资料图片)

谈及下半年发展规划,蔡希良表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为金融保险业提供有力支撑,中国人寿将重点把握三大方向:一是紧扣服务大局与客户需求,挖掘养老、健康、理财领域潜在增长点,优化产品服务供给、丰富保险应用场景;二是坚持长周期、跨周期经营,在关注保费规模合理增长的同时,更注重价值长期稳定,保障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三是聚焦集约型内涵式发展,加大降本增效、营销体系改革、康养生态建设、科技赋能力度,夯实核心竞争力。下半年,公司将更加注重效益优先,更加注重长期理念,更加注重防范化解风险,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强化资产负债联动管理,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中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同时,中国人寿总裁利明光在会上表示,坚定看好中国寿险业的未来发展。“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这是支撑寿险行业持续发展的最大的底气,我们坚定看好中国寿险业的未来发展。”利明光称。

以“三个主动”筑牢头雁地位

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中国人寿规模、价值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头雁”地位更加稳固。上半年,该公司首年期交保费达812.49亿元,稳居行业前列;新业务价值达285.46亿元;实现总投资收益1275.06亿元,同比增长4.2%。

截至6月末,中国人寿内含价值为1.48万亿元,稳居行业前列;总资产、投资资产双双突破7万亿元,分别为7.29万亿元和7.13万亿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达190.94%,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在蔡希良看来,这份高含金量的“成绩单”,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寿上半年工作的“三个主动”。

首先是“战略主动”。蔡希良解释称,中国人寿持续推进资产负债联动管理,强化长期可持续发展以及全渠道协同发展策略,当前负债端均衡多元的产品结构与资产端各类账户的灵活配置高效协同,资产负债联动水平位居业内前列;大规模、高占比的续期业务为公司平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渠道协同发展形成的强大战略纵深,让公司在发展中游刃有余、更具韧性。

其次是“转型主动”。中国人寿聚焦降本增效、产品多元化、营销改革、康养生态建设等关键领域深化转型,投入产出效率持续提升。据蔡希良介绍,上半年,浮动收益型产品在新单中的占比已超40%。销售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综合化能力不断增强,大健康大养老生态服务体系实现“扩面提质”,快速适应外部形势变化。

最后是“发展主动”。蔡希良认为,中国人寿上半年总保费增速达7.3%,新单、续期业务均跑赢大市,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进一步提升,为下半年发展布局奠定坚实基础。

蔡希良强调,下半年公司将更加注重效益优先,更加注重长期理念,更加注重防范化解风险,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强化资产负债联动管理,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中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两个层面推进数字化转型

数亿级客户群体与海量理赔服务数据,让保险业作为典型的数据密集型行业,天然具备数字化转型的先天优势与内在驱动力。

立足于新时代,中国人寿让科技成为“国寿好服务”的坚实底色,全面推进数字金融走深走实,推动运营服务效率更高、触点更广、体验更优,以高水平数智化运营服务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

“在今天看来,中国人寿于2009年做了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关键的决定,即将科技的重心由技术上升到数据。”中国人寿副总裁阮琦在谈及数字化转型时表示,“虽然只是这样一个跃升,但是对今天来说意义巨大。”

据阮琦介绍,中国人寿的数字化转型分为两个层面推进:一是转方式;二是转模式。

其中,“转方式”是用数字移动技术赋能线下队伍,并改变其销售和服务模式,重点在流程的优化跟效能的提升,但并没有对原有的业务模式做根本性的变化,而这样做的目的是稳住规模的基本盘。

“转模式”就是从根本上转变业务模式,布局中国人寿的第二增长曲线。新的模式完全建立在数字化生态之上。阮琦称,目前来看,这项创新性的工作成效非常明显,新模式产生的保费已经远超公司在年初对互联网渠道所设定的全年预算。

新模式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阮琦表示,“营销、销售的成本大幅下降,这样就有力提高了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模式下,与当下的人工智能高度契合。”

近年来,中国人寿紧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推动新技术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数字核保员带动核保智能审核率提升至95.8%,数智化服务赔案占比超75%。同时,中国人寿持续升级“线上一键直达、线下就在身边”的服务体系,通过各触点提供暖心适老服务超1011万人次,各类多元增值服务活动覆盖客户超5149万人次。

深化资产负债匹配管理

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中国人寿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达190.94%,持续保持较高水平。能够为其业务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本保障。

“如果公司所有的固收类资产都是以公允价值来计量的话,无论是核心还是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都能够进一步提升超50个百分点,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公司的偿付能力资本管理的水平。”中国人寿财务负责人袁颖指出。

展望未来,袁颖表示,公司还将继续深化资产和负债的匹配管理,深度联动,提升在目前利率波动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的韧性。通过比较长期和稳健的价值创造和提升长期的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内生资本的创造能力和补充能力。

“当然,我们也会关注各种外源性补充渠道,多措并举地提升偿付能力。如果后续有进一步的资本补充计划,也会和市场分享。”袁颖介绍。

而针对预定利率下调,中国人寿总裁助理兼总精算师侯晋表示,在市场利率波动的过程中,中国人寿加强了资产负债统筹管理的组织和部署,包括在久期匹配方面,去年公司整体的资产负债有效久期缺口在2-2.5年之间,今年上半年通过努力,已经把新单业务的资产负债有效久期的缺口缩短到了1.5年,这对于中国人寿应对利率风险管理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同时,我们积极增强公司成本收益匹配的成效,公司的负债保证成本在2025年上半年较去年同期显著下降了59个bp,这对我们管理未来的利差损风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侯晋称。

利明光也强调称,中国人寿已构建覆盖前中后台的综合化经营管理体系,做好新产品储备、人员培训等准备,能敏捷应对调整,预计影响有限,公司整体经营态势稳中向好,业务符合预期,本年度将实现价值较快增长。

持续优化权益配置结构

发布会上,中国人寿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刘晖表示,将积极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要求,持续优化权益配置的结构,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和优质高股息股票的配置,不断提升权益配置的稳健性和长期回报的潜力。

“上半年国内经济起步平稳,表现好于预期。展望下半年,随着国内政策围绕稳增长、扩内需、反内卷等主线的实施落地和协同发力,经济内生动能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有望保持稳健增长。”刘晖分析指出。

资本市场方面,刘晖认为,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债券市场利率维持低位波动,A股市场估值总体合理,市场底部相对夯实,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公司对下半年的A股市场仍保持乐观,将持续关注市场上涨板块中的板块轮动,如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新消费、出海企业等方向的投资机会。在这一市场判断的基础上,公司下半年将采取“配置资产做稳,弹性资产做优”的配置思路。具体而言,在固收方面将保持中性灵活的配置策略,保持资产负债久期缺口在较低水平。

刘晖提到,今年QDII额度也在陆续发放,随着上半年港股估值持续修复,港股市场将成为中国人寿权益投资配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港股在新经济、高股息等优质资产方面具备配置价值,中国人寿在权益配置上保持了均衡稳健的组合。上半年我们在港股市场也进行了配置,取得了非常好的收益,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关注港股市场,持续开展我们的投资操作。”

(来源: 中国经济网 马欣)

关键词: 蔡希良 下半年 亮眼 注重

责任编辑: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