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 正文

“建议10岁存养老钱”,专家建言当接地气

2025-08-08 16:53:37来源:红网 作者:殷建光

“建议10岁存养老钱”,专家建言当接地气,​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一教授表示,养老规划的核心是“时间杠杆”。该教授以三胞胎为例进行说明:假设年化收益率为8%,10岁起每年存1万,持续6年,到65岁时账户余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一教授表示,养老规划的核心是“时间杠杆”。该教授以三胞胎为例进行说明:假设年化收益率为8%,10岁起每年存1万,持续6年,到65岁时账户余额可达344万;16岁起每年存1万,连续9年,最终余额为293万;25岁起每年存1万,连续40年,最终仅280万。据此,该教授指出“越早启动,复利效应越惊人,20多岁应投资较大比例的权益类资产,借助年化收益积累财富”。

乍看这一专家建议,似乎颇具前瞻性,毕竟能为孩子未来积累可观财富。然而,深入审视社会现实便会发现,此建议全然基于主观臆想。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养育孩子本身就是沉重负担,哪有余力为孩子储备养老资金?这无疑是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

再者,十岁就为孩子筹备未来养老资金,对孩子的拼搏奋进并无益处。父母的责任在于将孩子抚养成人,而非包揽其未来养老。这并非对孩子缺乏关爱,而是不应过度承担这份责任。父母过度为孩子的未来兜底,只会削弱孩子青春拼搏的动力。孩子未来的养老,理应依靠自身青春奋斗来承担,如此方能激发潜能,绽放青春光彩,铸就精彩人生。

此外,这样的建议,可能只对富人有益处。或许在专家眼中,一年一万元并非巨款,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挣钱殊为不易,且这一万元在现实中有诸多必要用途。

养老事业关乎全民福祉,作为金融领域的专家,理当提出切实可行的真知灼见。这需要基于两个前提:其一,依据中国实际国情,不切实际的建议犹如空中楼阁,实效不大;其二,多从普通民众角度出发,让广大群众养老无忧才是根本。这是专家应尽的责任担当。若总是凭借想象炮制成果,只能让富人汲取滋养,实在有负专家的职责。

时代发展离不开专家的智慧,人民幸福需要专家的助力。但我们所需的并非不切实际的空头理论家、主观想象家,更非谄媚富人之辈。我们期望的是能为普通百姓带来实实在在利益与福祉的务实专家。

建议10岁开始存养老钱,既未体谅普通群众的艰辛,也忽视了一代人应肩负的责任,“站着说话不腰疼”,实乃不折不扣的馊主意。

来源:红网 作者:殷建光

关键词: 专家 养老 建言

责任编辑: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