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聚焦:高温津贴和健康保障,一个都不能少
2025-07-16 18:51:20来源:红网
(资料图片)
近期,全国多地持续遭遇高温“烤”验,部分地区气温突破40摄氏度。高温酷暑环境下,户外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如何安排?高温津贴如何发放?权益受损如何举报?工作中中暑能否认定为工伤?针对这些劳动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人民日报》记者对四川成都、陕西西安、江苏南京等地的相关政策进行了了解。
今年的夏天特别热,部分地区气温突破40摄氏度,创造了同期极值。高温下的劳动权益保护,尤其是户外工作者的权益保护,又成了热门话题。尽管高温劳动权益保障逐年好转,但是,一些劳动者的话语权相对较弱,“高温补贴”这个词,对他们而言仍是难以企及的奢望。
现如今,正规的用人单位,基本上都能按时足额发放高温补贴,依法保障劳动者的“清凉权益”。可是,一些灵活就业群体,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比如外卖骑手、清洁工、建筑工人等,他们很少能获得高温津贴,至于其他的“清凉权益”,也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一些企业在高温津贴上和稀泥,糊弄高温下的户外劳动者:用西瓜、饮料、绿豆汤等降温食品来冲抵高温补贴;用缩短工作时间来搪塞高温津贴;因发放高温补贴而降低劳动者工资待遇等等。另外,还有一些企业以发放高温补贴为借口,罔顾劳动者的清凉与健康权益。
高温对劳动者的危害很大,甚至可能导致高温致死的悲剧。但是,一些用人单位故意在高温劳动保护问题上使用小伎俩:其一,用人单位发放了高温补贴,就觉得自己做到位了;其二,如果当地没有发生严重的劳动者中暑事件,职能部门就不会重视,用人单位当然也不重视高温下劳动者的休息权。
发了高温补贴,不等于保障了劳动者的健康权。高温补贴应足额发放,这仅是劳动者高温权益的一部分。劳动者最关键的权益,应该是健康权。《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对高温下的劳动时间有过规定:最高气温在37℃-40℃时,室外露天工作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个小时;用人单位在最高气温达40摄氏度以上时,应停止室外露天作业。这些保障劳动者健康的规定必须得到执行,而不能因发放了高温补贴就顾左右而言他。
在笔者看来,用人单位不仅要执行相关条款,还应自行制定更严格的保护措施,或者更大范围地避开高温时段,自觉地为劳动者擎起一柄高温保护伞。这样做,既是保护高温下的劳动者,也是保护用人单位自己。
足额发放高温津贴,是用人单位应尽的法律义务。但更为关键的是,用人单位必须依据法规,保障高温下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总之一句话:高温津贴和健康保障,一个都不能少。
(来源:红网)
责任编辑:hnmd004
- 警银携手筑防线 慧眼识诈护民生 每日速递2025-07-17
- 购买新能源车险,这些事项要注意!2025-07-06
- 最高0.740元/W!华电766.6MW光伏组件采购:协鑫集成、正泰新能入围2025-07-17
- 今日视点:江西分布式光伏管理办法印发2025-07-17
- 79GW!2025年1-6月595个风电项目获核准: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华电等领衔2025-07-17
- 海南136号文竞价细则征求意见2025-07-17
- 安徽金寨工商业储能项目顺利并网2025-07-17
- 一键高效布局科创债 科创债ETF富国今日重磅上市|焦点信息2025-07-17
- 科创债ETF易方达(551500)上市交易并提交“入库”申请_焦点速读2025-07-17
- 寻找A股的风向标-焦点快播2025-07-17
- 【时快讯】郑商所征集短纤、花生、甲醇、PTA、棉花等品种期货做市商2025-07-17
- 香港证券公司排名一览表,综合实力前30名2025-07-17
- 福寿园国际集团总裁王计生获评第十四届财经峰会2025(行业)影响力人物2025-07-17
- 珠海众通发布ZTAP-GH51全国产化高性能工业AP,助力智能交通与工业互联网发展2025-07-17
- 扎根中国,链创未来 星巴克中国连续第三届亮相链博会2025-07-17
- 当前看点!从“赎回潮”到“认购热” 主动权益类基金信任重构进行时2025-07-17
- N华新创大盘股上市首日涨幅新纪录 A股新股“赚钱效应”持续凸显-快看点2025-07-17
- 公募基金十年蝶变:机构化进程加速 被动型基金崛起 焦点滚动2025-07-17
- 提升资金向“新”力 首批10只科创债ETF今日上市2025-07-17
- 每日消息!全国碳市场四年总成交额超462亿元,扩围后覆盖全国六成碳排2025-07-17
- 每日信息:海南136号文细则:增量新能源项目参与机制竞价2025-07-17
- 内蒙古阿左旗100MW/400MWh独立新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成功并网!|观点2025-07-17
- 国家能源局:全国电力负荷再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15亿千瓦2025-07-17
- 我国最大750千伏超高压环网工程全线贯通2025-07-17
- 精选!红利低波策略升温 有望成为“长钱长投”重要方向2025-07-17
- 精彩看点:年内多家中小银行大额股权拍卖遇冷2025-07-17
- 当前热门:智元机器人“蛇吞象”或影响资本市场生态2025-07-17
- 最新资讯:二季度股基规模占比缘何提升2025-07-17
- 快消息!优化资源配置 年内多家券商调整另类投资子公司注册资本2025-07-17
- 雄韬股份成功中标中广核氢气SOFC发电系统测试服务采购项目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