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经济 > 正文

洛单集团:布局大直径硅片做“进口替代”

2021-06-30 09:47:01来源:河南商报

压缩65%部室机构,缩减36%机关管理人员……2014年整体迁入新厂的洛阳单晶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洛单集团),经历了一次平台再造、战略重塑

压缩65%部室机构,缩减36%机关管理人员……2014年整体迁入新厂的洛阳单晶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洛单集团”),经历了一次平台再造、战略重塑、体制机制创新、产业调整与升级的改革。

通过改革,打破了“铁交椅”“铁饭碗”的洛单集团,不仅经营数据、员工收入都稳步增长,其核心业务子公司也计划赴创业板IPO,希望借助资本市场提升公司整体竞争能力。

借助搬迁开启的一场大改革

洛阳市高新区主干道滨河北路毗邻洛河,宽阔的道路两侧花木错落有致。洛单集团与洛阳多家制造业骨干企业,沿着静谧的滨河北路分布。

其实,这里并非洛单集团的老厂。2014年,建厂近50年的洛单整体搬迁至此。借助这次搬迁,已有50年历史的洛单,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改革。

“在2011年,我们启动企业整体搬迁之初,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企业搬迁绝不是一次简单的空间移位,而是一次平台再造、战略重塑、体制机制创新、产业调整、产品升级的质变。”洛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军强说。

为了保障改革的效果,洛单当时就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全面深化改革办公室和五个专项改革小组,为企业改革提供制度保障,围绕国务院对国企提出的“三项制度”——劳动、人事、分配进行深入改革。

在机构设置上,洛单集团在集团公司层面将机构精简至“六部一室”。与改革之前相比,部室机构压缩65%,机关管理人员减幅达到36%,缩编比例达46%。

在用工方面,洛单及集团对所有工作岗位实行重新竞聘上岗,原有的1116名职工缩减至790名,在生产规模、产量一定的情况下,以产定编、以岗定员。

针对职工最为关注的薪酬待遇,公司尝试通过改革,拉大生产一线与机关岗位之间的薪酬差距。薪酬分配向生产一线和关键技术、管理岗位倾斜,发挥薪酬杠杆作用,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

2014年,洛单搬迁的同时,洛阳单晶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建厂近50年的洛阳单晶硅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实行集团化管理。

“成立集团公司,由母公司统一投资和管控,对子公司实行多元化管理,其体制机制、经营管理都将十分灵活,可以有效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张军强说。

改革会有痛苦,不改革连痛苦的机会都没有

如此坚定地推动改革,是因为张军强认为,“改革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破除企业各种问题与风险的唯一的正解。”

通过“三项制度”改革,在干部制度方面,洛单集团已经形成能上能下机制,彻底打破“铁交椅”;而员工制度改革也以能进能出为切入点,彻底打破“铁饭碗”。

目前洛单集团已经建立了劳务派遣、学生招录、360度评价等灵活多样的选人、用人平台与渠道,同时,薪酬制度也彻底打破“大锅饭”,形成了“以岗定级、以效取薪、同级不同岗、同岗有差异”的市场化薪酬体系。

集团化改革之后,洛单集团在子公司经营方面充分授权,并在新上项目尝试股权多元化原则,实现国有体制、民营机制。

而改革的成果也立竿见影,经过搬迁、改革,张军强说,“洛单集团人均工效提升了2.6倍。”

洛单集团也由单一生产性企业,向集单晶硅抛光片开发、半导体技术与研发、MMIC项目、KB抗磨剂项目、资本经营、仓储物流及管理于一体的企业集团发展,使公司真正成为以电路级硅片抛光片为核心的龙头综合性企业。

“涉及人事、薪酬等改革的过程肯定会有痛苦。”张军强说,但不改革、不创新、不突破,企业就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可能,那么“连痛苦的机会都没有”。

为“中国芯”打上河南烙印

在产品研发方面,洛单集团始终抱着“十年磨一剑”的决心和定力,在中国“芯”版图上找准自己的位置——芯片基底材料项目,该公司目前自行研制成功国内多个尺寸硅片抛光片。

自1966年建厂以来,洛单集团就在这条争分夺秒、无从喘息的赛道上奔跑,用张军强的话说,“这是一条终点一直在前方的路,这是一份要有历史耐心的事业。”

洛单集团生产的硅片尺寸从最初的4英寸、6英寸,再到8英寸、12英寸。尽管每次迭代产品只有2英寸的区别,但是每提高两英寸,工艺控制的难度都成倍地增加,生产工艺及配套设备也要不断提升和完善。

“硅片制造处在集成电路产业链的上游。如果说一块集成电路是一块比萨,那我们做的硅片相当于比萨饼胚,饼胚质量不过关,饼上放再多的配料,最终烤好的比萨也不好吃。”洛单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史建强说,因此洛单集团在研发和生产的每个环节,都是精益求精,确保达到百分之百合格率。

而这对企业研发团队的要求也相当高。洛单集团目前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结构,逐步形成以博士、硕士为核心的科研项目攻关队伍。

目前洛单集团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25人,占在岗职工的27%,其中高级工程师16人、工程师60人、助理工程师49人,公司60%以上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中外合资企业接受过工艺技术及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掌握和了解国际最先进的4英寸到6英寸硅单晶和抛光片生产及管理技术。

布局大直径硅片做“进口替代”

建立市场化制度的洛单集团,也将积极寻求资本市场助力。

洛单集团持股74.73%的核心业务子公司——麦斯克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麦斯克”),今年5月份创业板IPO已获得受理。麦斯克计划公开发行股票5000万股,募集资金约8亿元。

目前,在大直径半导体硅片领域,我国对于进口的依赖程度依旧较高。8英寸硅片的国产化率在10%左右,12英寸硅片基本依赖进口。

麦斯克本次拟使用15.6亿元资金投向8英寸及12英寸半导体硅晶圆生产线项目,其中7.5亿元为募资资金。项目实施后,公司将新增每月20万片8英寸和每月5万片12英寸的产能,将进一步提升公司8英寸半导体硅片产能,填补公司12英寸半导体硅片生产技术空白,提升公司整体的竞争能力。(河南商报记者陈薇/文受访者供图)

关键词: 洛单集团 中国芯 河南烙

责任编辑: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