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NA蓝色港湾发布《2025品质生活白皮书》
9月28日,由SOLANA蓝色港湾主办,北京GOGO联合发布,北京市卓越艺术人才(美术、设计)培养高校联盟提供学术支持,ID. UNYX特别合作的“商业公共艺术论坛暨《2025品质生活白皮书》发布会”在蓝色港湾·ID与众体验中心正式启幕。本次活动汇聚高校学者、艺术家、商业运营者与媒体代表,围绕商业空间艺术化、体验型消费崛起与城市品质生活建构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并正式发布年度《2025品质生活白皮书》。
一、发布会启幕:跨界对话,聚焦未来品质生活
发布会由SOLANA蓝色港湾总经理致辞拉开序幕。在随后的主题分享环节,多位跨界嘉宾从艺术赋能、公共实践、空间设计乃至品牌运营等角度,展开多层次洞察:
中央美术学院团委副书记、北京卓越艺术人才培养高校联盟秘书长卫艳,以“超越购物|艺术赋能如何塑造下一代商业空间”为题,阐释艺术如何成为商业空间的核心竞争力;
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生导师、香港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蔚,结合案例分享《艺术创作与公共艺术项目实践》,解析艺术项目对城市空间的激活作用;
北京城市学院艺术设计学部教师娜兰从导视系统设计切入,阐述商业空间如何实现从功能指引到“体验叙事”的转型;
野风筝联合创始人栗辉则从品牌创作视角,分享“一杯啤酒里的品质与自由”,呈现生活美学与消费体验的微观链接。
在随后的圆桌对谈环节,SOLANA蓝色港湾副总经理郑哲伦、BUAAD邱天仁副秘书长、ID与众体验中心负责人张一彤、NW8 0EN北区品牌负责人杨利就“共创未来生活场:从空间、出行到日常美学”展开跨界对谈,共同探讨商业空间如何联动艺术、设计与科技,构建更具温度的城市生活场景。
论坛最终在《2025品质生活白皮书》的正式发布中迎来高潮,为行业提供兼具前瞻性与实践性的趋势参考。
二、重新定义品质生活:从“占有”到“存在”的消费变革
当我们谈论“品质生活”,它早已跨越了对物质丰裕的单一追求。如今,在北京周末的消遣方式正悄然转变。“去哪儿”不再简单等同于“买东西”,越来越多人选择走进河岸咖啡馆、艺术市集、IP展览或小型音乐会。即使未发生实际购物,人们仍感到“不虚此行”。
这种变化背后,是中国消费逻辑的深层变革——从注重物质占有,走向追求情绪满足、社交连接与文化认同的“存在型体验”。
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2024年国内旅游花费达5.75万亿元,同比增长超17%;而购物中心客流上涨的同时客单价下降,“爱逛不买”成为新常态。
正如《2025品质生活白皮书》所指出的:“体验感与存在感,正逐渐取代占有感,成为衡量生活品质的新标准。”体验型消费崛起,零售的增长逻辑正从“商品驱动”走向“体验驱动”
在这一背景下,商场角色从过去的“购物盒子”,转型为承载文化、艺术、社交与生活方式的“城市容器”,成为城市品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蓝色港湾不仅以运营数据印证该趋势,更通过白皮书为行业提供前瞻洞察。
三、消费方式转变逻辑:为何人们更爱“存在感”?
这种从“购物”到“逛玩”的转变,不仅是消费行为的演变,更是一种生活理念的升级。品质生活的核心,正从对物质“占有”的追求,转向对“在场”体验的珍视。
《2025品质生活白皮书》从五个维度解读这一转变的逻辑:
1.从占有到存在:消费者不再单纯追求商品数量与价格,而是更看重体验、情绪与记忆。与其买更多,不如体验更好。
2.情绪与体验的优先权:DT研究院报告指出,00后群体中“情绪价值”已成为购物决策的首要因素之一。近九成年轻人感受到生活压力,氛围感、仪式感与情绪共鸣成为选择品牌与场所的重要动因,消费逐渐为“心情”买单。
3.社交驱动:NIQ数据显示,71%的消费者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新品信息,44%会因社交推荐更换品牌。可被拍照、可被分享的消费场景,成为吸引年轻群体的重要因素。
4.生活方式选择:Worldpanel数据表明,会员店渗透率提升反映出消费者对专属与归属感场景的偏好。多元业态+体验式升级成为零售差异化突破口。消费不仅是花钱,更是“我是谁”的生活方式声明。
5.理性消费与信心回升:NIQ数据显示,精打细算型消费者比例升至30%,消费者在选择中权衡体验与成本,追求“好体验+合理价”的理想组合。
四、蓝色港湾样本:卓越数据背后的品质运营逻辑
在行业集体面对消费逻辑重构的背景下,蓝色港湾2024年创下销售额43亿元、客流1858万人的成绩,2025年上半年继续呈现积极态势,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
销售额同比提升5%,客流增长7%,单日客流突破历史峰值;
新入驻34家品质新店,品牌焕新率超行业均值;
举办20场首发与独家活动,全网传播声量突破5亿,线下体验人数近60万;
会员销售贡献提升5%,其中黑卡会员销售额激增91%;
接待超30国国际考察团,离境退税系统持续升级;
半年内荣膺13项行业大奖,获评5个市/区级商业示范区。
这些数字背后,是蓝色港湾早已超越传统零售逻辑——转型为融合文化、艺术与国际交往的“品质生活能量场”。其成功基于一套清晰的运营理念:
1.定位超越零售:从“购物盒子”到“城市容器”
蓝色港湾较早意识到,商业空间不应仅是商品的陈列场所,更应是承载文化、艺术、社交与生活方式的“城市容器”。通过与亮马河风情水岸、朝阳公园、泡泡玛特城市乐园等周边生态融合,形成“河岸+商业+艺术+绿地”的复合场景,成功融合消费与生活、室内与户外、本地与国际,构建出一个具有高度开放性与包容性的新型城市空间。
2.内容为王:自造IP与节展运营
蓝色港湾通过持续打造灯光节、艺术季、主题市集、音乐节等自有IP活动,将“自造内容”能力转化为品牌核心竞争力。已连续举办17届的灯光节成为成为北京冬季最令人期待的盛会之一;2025年第四届蓝色港湾艺术季则联合22所高校与10余家文博机构,推出“流动博物馆”快闪项目,实现“逛展即消费”的闭环体验。这些内容不仅刷新空间体验,也强化了项目的文化标识性与公众参与度。
3.空间运营的“博物馆化”策略:冷区活化与艺术赋能
蓝色港湾率先提出“museumize shopping experience”(博物馆化的购物体验)理念,将动线冷区改造为SOLANA GALLERY艺术长廊,并发布专属色“蓝港蓝”,使低效空间转化为高粘性的艺术打卡点。通过年度策展、季度主题与月度快闪,保持空间内容持续更新,有效延长顾客停留时间,提高复访率与情感粘性,实现“艺术赋能商业”的有效路径。
五、前瞻未来:商业空间的六大趋势
《2025品质生活白皮书》在对消费行为与商业案例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未来商业空间发展的六大趋势:
1.“在场感”量化
商业空间从关注销售额转向重视“人愿不愿意留下来”。商业空间正在通过艺术、文化与自然元素的融入,提升消费者的“在场”体验。停留时长、UGC数量、复访率等成为核心指标。蓝色港湾通过灯光节与艺术季,将日均停留时长拉高20分钟以上,体现出体验经济下“时间消费”的价值重塑。
2.商场=博物馆化运营
未来的商场不再是“卖货场”,而是全年策展的“文化容器”,艺术展览、沉浸式装置、跨界快闪等业态成为吸引客流的关键。蓝色港湾的“流动博物馆”快闪与SOLANA GALLERY常设艺术空间,将展品融入动线,提升空间文化属性与内容差异性,契合行业对非零售业态占比提升至40%以上的趋势。
3.空间边界越来越模糊
商场正突破“购物”的单一定位,变身为艺术馆、社交广场、运动场乃至社区客厅。蓝色港湾依托水岸与公园资源优势,结合户外舞台与泡泡玛特城市乐园潮流玩乐聚合体,延伸出亲子、运动、社交等多重功能,形成“商业-自然-文化”三位一体的游逛体验,让商业不再是封闭的“盒子”,而变为渗透城市肌理的“开放场域”。
4.会员精准营销
随着存量市场竞争加剧,商场运营方越发重视会员精准营销。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通过会员体系深化触达、提升活跃度、优化会员消费质量。蓝色港湾通过多层级会员体系,结合线上小程序与线下活动,为会员提供定制化权益,灯光节期间,会员通过专属入口预约互动装置、领取消费券,增强归属感与复访率。
5.商场作为“情绪发生器”
麦肯锡《中国消费者调研》显示,65%的受访者在消费选择时更看重“情绪满足”。最有价值的商业空间,不再是卖货,而是持续制造惊喜、松弛与归属感。蓝色港湾通过灯光节的浪漫氛围、艺术季的先锋表达,以及泡泡玛特、Wilson旗舰店等情绪场景扩展,让消费者在同一个空间里既被治愈,又能探索,从而形成长期记忆锚点。
6.国际化消费场景
随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战略落地,国际客群成为商场增长新引擎。 截止2025 年 4 月底,北京市离境退税商店数量已超1300家,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约90%。蓝色港湾依托亮马河国际风情区优势,聚集大量外籍家庭与旅客,正在申请北京市首批离境退税试点商场,提升其作为“国际消费友好商圈”的承载力,吸引全球高价值客群,参与构建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空间样本。
六、商业与艺术共生:蓝色港湾的城市角色与未来使命
在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商业空间承担着新的使命。商业的3.0时代,是“卖生活方式”与“卖文化认同”的时代。
蓝色港湾通过十六年探索印证:艺术不再是商业的装饰,而是商业模式的核心;空间不再是封闭销售场所,而是嵌入城市肌理、承载公共生活的开放平台。
作为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的重要节点,蓝色港湾已融入北京城市更新的宏大叙事。未来,它将继续深化“商业+艺术+国际交往”三位一体模式,打造多元、开放的城市公共艺术平台,为北京建设国际化城区贡献力量。
七、商业的未来,是艺术也是日常
《2025品质生活白皮书》的发布,既是对行业趋势的洞察,也是对商业空间进化的思辨。在物质丰裕的时代,人们走进商业空间,想要的不仅是一件商品,更是一段时光、一次相遇、一份记忆。
在这个体验经济时代,那些能够创造记忆、激发情感、连接社群的空间,将成为新的城市地标和生活方式策源地。蓝色港湾通过商业公共艺术的探索,正在参与书写这一新商业范式的源代码——商业可以是一种艺术,艺术也应走入日常。
而品质生活的本质,在于情绪可托、时间值得、记忆留痕。未来的商业空间,将是那些能够同时驾驭艺术感、人文性与运营效率的场所,可以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承担文化传播与城市共生的使命。
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正在这场从“占有”到“存在”的转变中,重新学会如何生活——真正有品质的生活。
发布单位:SOLANA蓝色港湾 × 北京GOGO
学术支持:北京市卓越艺术人才(美术、设计)培养高校联盟
特别合作:ID. UNYX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4
- SOLANA蓝色港湾发布《2025品质生活白皮书》2025-09-28
- 文体融合 共享诗与远方 襄阳市盲协开展健身周特色活动|焦点热门2025-09-28
- 两家小股东拟“清仓”广州银行 中小银行股权为何不再吃香?|前沿资讯2025-09-28
- 迪亚斯:球队让我踢得很轻松,这给了我很大的安全感和信心2025-09-28
- 中航光电:电磁弹射领域涉及的产品与项目情况暂不便披露 即时2025-09-28
- 生意社:9月28日临沂地区PVC行情大稳小动2025-09-28
- 资讯:中航光电(002179.SZ):具备为交换机提供全套互连解决方案的能力2025-09-28
- 曾光获批出任西安银行行长助理 每日播报2025-09-28
- 焦点!米兰vs那不勒斯首发:魔笛、普利希奇、霍伊伦、德布劳内出战2025-09-28
- 天华新能:子公司江苏宜锂开发了中/高镍高电压三元正极、钴酸锂等产品,多款产品达到了量产状态2025-09-28
- 秦皇岛市青少年宫举办无人机公益体验活动2025-09-28
- 光明乳业:子公司1.7亿美元出售新西兰北岛资产|今日报2025-09-28
- 交通运输部预计中秋国庆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23.6亿人次 当前焦点2025-09-28
- 中自科技:董事李云拟减持公司股份不超5万股2025-09-28
- “医”心惠民⑥| 连云港:入院零押金、出院零跑腿……“4N服务”为患者“减负” 聚焦2025-09-28
- 每日速讯:三花智控:从制冷业务向外延展至新能源汽车业务,并围绕自己擅长的部分布局机器人零部件业务,发展路径清晰2025-09-28
- 生意社:9月28日杭州新双联不锈钢板报价下跌 前沿热点2025-09-28
- 大家保险集团总经理孙先亮:银行保险构建深层次 战略协同 合作潜力不断释放2025-09-28
- 头条焦点:中标 | 4465万!宁夏银川市贺兰县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项目EPC总承包中标结果公告2025-09-28
- 鹏辉新能源与天联网强强联合 共启全球绿色算力新纪元2025-09-28
- 最新资讯:交通运输部预计中秋国庆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23.6亿人次2025-09-28
- 喜报!任子行子公司亚鸿世纪入选数据安全产品优秀应用案例2025-09-28
- 焦点速读:微信新功能上线!网友:正好假期很需要2025-09-28
- 重塑能源调整配售协议 每股配售价142港元2025-09-28
- 热点!云栖大会丨奇富科技费浩峻深度解构金融大模型四步破局路径2025-09-28
- 拆除颅内炸弹!滨州市中心医院为患者重建生命通道_报道2025-09-28
- 生意社:9月28日山东滨化液碱价格暂稳_新动态2025-09-28
- 提供就业岗位3.2万余个 教育部校园招聘月活动启动_每日速读2025-09-28
- 宁德时代与中国石化合作首座骐骥重卡换电站正式投运-最新快讯2025-09-28
- 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 | 投保同心,行业协同——多家基金机构走进工银瑞信《财富集装箱》防非主题展202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