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抢占未来产业|上海崇明:生态岛建设离“世界级”仍有不小差距_当前焦点

2023-06-30 07:31:51来源:百度新闻

【编者按】当下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各国都在积极孕育

【编者按】当下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各国都在积极孕育孵化代表新兴科技方向、引领产业升级发展的未来产业,抢占竞争制高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近来,上海、深圳、浙江等各省市均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力图增强发展动能,重塑区域竞争优势。

关于未来,充满着种种可能,何种产业才堪称未来产业?如何才能在这场关于未来的竞争中抢占先机?澎湃科技联合上海中创未来产业研究院特推出“抢占未来产业”专题报道。

自2022年9月上海发布《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后,上海各区县也在快马加鞭全面推动未来产业落子布局。未来产业的发展要依托于现有基础,那么各区县都具有哪些先行优势,又存在哪些有待加强的短板,本篇以上海崇明为例,剖析该区在发展未来产业的强与弱,以及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路径。

崇明湿地 图片来源:文明崇明

崇明区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和中国第三大岛,承载了上海最为珍贵、不可替代、面向未来的生态战略空间。崇明定位于建成世界级生态岛,在硬核产业方面并不具备优势,似乎也与未来产业的发展相去甚远,然而在数字化和绿色化引领下,崇明却有望结合自身资源走出一条引领未来变革的创新之路,以未来技术赋能引领现代农业蝶变、绿色低碳转型和船舶海工升级,筑牢生态底盘、转化生态优势,做出世界级生态岛的创新增量和特色品牌。

一、独特的区位、空间和生态优势绘就特色优势产业

地处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历经二十多年努力,生态建设已颇具成效,近年崇明持续加大科创赋能产业发展的力度,在细分产业赛道形成了自身的优势特色。总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海洋装备产业高度集聚

位于崇明的长兴岛是我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造船基地之一,2018年入选首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集聚了江南造船、中远海运、振华重工、沪东中华等四大央企,已在世界最大的标准集装箱船、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LNG液化天然气船、全球最大的龙门吊、3600车汽车运输船(PCTC)等世界高端船舶制造和港口机械制造等领域领跑世界。平台载体方面,崇明区长兴产业园区入选上海市第二批14个特色产业园区,引进了上海船研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船重工704所、上海交大海洋实验室等一批知名海洋科研机构和基地,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知名院校将在园区建立创新平台,临港长兴科技园、长兴海洋科技港二期等平台建设正稳步推进。

2、现代都市农业处于领先地位

崇明是上海最大的绿色农业发展空间。近年来,崇明先后获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首批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农业绿色发展指数连续两年位列全国第一。全区不断推进“农业科创岛”建设,组建了崇明生态农业科创中心理事会、中荷农业食品研究院、中以现代农业研究院,落地建设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崇明实验站、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崇明分中心、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崇明分中心等平台,携手上海市农科院、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共同成立了崇明农业科创联盟,崇明农业科创硅谷揭牌成立。积极培育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累计培育国家级示范合作社34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家庭农场474家、博士农场20家。农业全球招商成果显著,引进了正大崇明300万羽蛋鸡场、由由崇明中荷现代农业创新园、兰桂骐现代农业基地等一批重大农业产业项目。

3、绿色低碳率先示范先发引领

一直以来,崇明都处于绿色低碳的领先地位,在各个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2022年,崇明区率先发布全国首个碳中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崇明岛建设碳中和岛、长兴岛建设低碳岛、横沙岛建设零碳岛,勾勒了未来的发展格局。创新载体建设方面,崇明与同济大学合作成立碳中和学院、同济崇明碳中和研究院,引入上海碳中和技术创新联盟,设立上海长兴碳中创新产业园等。示范项目方面,2023年长兴岛电厂10万吨级燃煤燃机全周期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CCUS)创新示范项目成功投入试运,该项目是国内首套10万吨级燃机低浓度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填补了国内空白。崇明首个长江口碳中和实验室在横沙岛先行先试,为碳汇农业提供数据支撑。“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园区被评为全国首个碳中和园区。应用场景方面,在上海率先实现新能源公交车和新能源出租车区域全覆盖,国内首艘超级电容新能源车客渡船“新生态”号投入运营。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和发电量均居上海市前列。这些方面足以显现崇明在绿色低碳道路上又开始了全新的探索。

二、生态岛建设距离“世界级”仍有不小差距

尽管崇明在生态岛建设方面持续布局、积极创新探索,但对标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目标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崇明区整体的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在“世界级”和“生态岛”两大方面都还需要继续发力,具有“世界级”影响力、标识度的产业、项目以及标杆性、引领性的制度创新探索还比较少,生态岛的品牌效应还不够突出。

1、高技术船舶研制能力亟待提升

近年来,四大央企已成功研制多种高端海工装备,但在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工研制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在设计、建造等环节的关键技术还存在“卡脖子”现象,如在设计方面,半潜式平台、FLNG(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等浮式生产装备的设计能力没有真正得到国际市场认可,能够装船的系统设备也不多,一些国产化钻井系统等由于测试周期较长,真正进入应用的仍然较少。在建造方面,江南造船建造的“雪龙2”号仅为抗冰型破冰船,我国在核动力级别重型极地破冰船的研制仍需加快突破;相比韩国、新加坡等主要海工装备建造企业,中远海运等央企在高附加值的工程项目总包能力方面与世界一流企业还有差距。

2、现代农业的科技含金量还不高

近年来,崇明大力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农业科技现代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仍然存在很多短板。高能级农业科创主体集聚度不够,代表未来新型农业发展方向的国家级龙头农业企业和市级龙头农业企业较少。现代农业产业链亟待强化,目前全区在育种生产、农机装备、现代化养殖、加工储存、品牌营销等环节存在一定的短板,种业、智慧、装备、低碳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农业专业人才相对较少,截至2022年底,崇明区累计认定5514名新型职业农民,仅约占全市(超过2.4万)的23%。与全球知名的现代农业强国荷兰等地相比,无论是在有影响力的特色农业品牌、规模农业发展、现代化农场建设以及整体的农业生态环境上都相去甚远,总体还缺乏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农业标杆项目。

3、绿色低碳前瞻引领度还不够

尽管目前崇明在绿色低碳的示范应用方面走在上海市前列,但距离打造世界级生态岛碳中和示范区的高标准高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目前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整体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应用领域、范围场景和效果效应都还不够,低碳社区、低碳发展实践区、近零示范区建设进度需要加快,在绿色低碳国际标准的参与、制定实力和话语权等方面整体偏弱,引领性、示范性不足,也制约了崇明生态岛的影响力。在新能源应用方面,深远海风电开发建设也亟需提速。此外,目前全区工业节能降耗压力任重道远,能源消耗量巨大的船舶制造企业给全区完成市里下达的能耗“双控”目标带来较大压力。

三、以未来技术打开世界级生态岛无限想象空间

崇明区的产业发展既面临新的世界级生态岛的长远发展目标,也肩负着国家海洋产业的发展使命,新时期崇明区高端制造业能级还需进一步提升,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的步伐需加快。

1、聚焦农业科创岛,打造国际一流未来农业

崇明作为农业大区,发展未来农业是提升全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必由之路。建议下一步可强化数字赋能设施农业,支持大数据、虚拟现实、深度学习、物联网、北斗、5G等前沿技术在无人驾驶拖拉机、农业机器人、无人机等智慧农机终端的融合应用,推动智慧设施全面赋能作物种植、水产养殖、产销等环节。加快建设打造一批全年生产、立体种植、智能调控的智慧温室和植物工厂等高端生产设施,推进工厂化繁育和养殖车间等基础设施提升,集成各种智能化精准作业装备,搭建物联网系统。支持由由农业等重点企业与上海市农科院等开展广泛合作,提升上海设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崇明区在白山羊、沙乌头猪、清水蟹等特色种源开发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下一步要加快发展基因编辑育种和合成生物育种等颠覆性技术,前瞻布局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多学科交叉集成、提供服务支撑的生物育种科技创新平台。做优做强特色种源产业,支持光明集团等龙头种企积极参与全球合作和竞争,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探索打造国家级现代种业创新区。依托农业科创硅谷,借助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建设契机,下一步还应加大力度,招引更多国际国内农业龙头企业和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育更多高技能人才。

2、聚焦高端、“卡脖子”,打造国际一流船海装备高地

海工装备产业已经成为崇明区的一张重要的产业名片,也是上海建设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支撑。下一步应支持四大央企加快布局智能化制造模式,推动船舶与海工装备设计、制造、运维服务技术向智能化升级,联合上海船研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船重工704所等科研机构以及中小科创企业面向船舶智能系统、智能航行、无人驾驶、岸基远程驾控、探测控制元器件、智能软件研发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目前我国在极地运输船用钢、高强度止裂钢等领域已经打破国外垄断,下一步支持海工装备龙头企业联合建设海洋材料数据库和共享平台,探索制定高端海洋材料的国内和国际标准。支持船企加强与宝物特钢等材料企业、科研机构、船级社和协会开展深度合作,加快突破高端树脂和复合材料、深海钻探材料、深海高强不锈钢、水下电力连接材料以及高性能传感器用材料等关键材料及部件,支持中低端船用新材料产品提升材料综合性能。在未来空间产业方面,支持龙头企业提升深海探采水平,加快布局深海智能采矿装备、海底铺缆装备、跨海重型清淤装备、深水和超深水大型浮式生产储卸装(FPSO)、深水半潜式生产平台、大型液化天然气浮式生产储卸装置(LNG FPSO)、极地浮式矿产开发船、极地油气钻井平台、重型极地破冰船、LNG动力破冰船等新型船海装备。

3、聚焦“双碳”目标,打造国际一流绿色低碳前瞻引领区

崇明已经建设了一批国家级、市级绿色低碳重点示范项目,为抢抓发展新动能,下一步可以依托碳中和研究院、碳中和技术创新联盟等平台载体,加强与国家林草局、中科院、同济大学等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超前部署低成本低能耗的二代捕集、海底封存、直接空气碳捕集、生物质碳捕集和贝类固碳技术等前沿技术,加快扩大CCUS应用场景。开展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率先建设一批绿色低碳智慧园区、零碳园区、零碳工厂、零碳数据中心等标杆项目。围绕高端海工装备、现代农业,探索打造市级绿色低碳特色产业园区。支持碳监测、减碳、固碳、碳利用等较为成熟的低碳技术在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农业、公共机构等领域更广泛的开展示范和应用。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