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日常背锅”的不止莫言 “山寨鸡汤”尴尬了谁

2022-03-14 10:55:11来源:文汇报

林徽因的爱情谏言,总有一句温暖你杨绛的百岁感言,中年女人不能不听莫言告诫中国人的十句话……眼下,一些情感类博主视频号上,打着名人旗

“林徽因的爱情谏言,总有一句温暖你”“杨绛的百岁感言,中年女人不能不听”“莫言告诫中国人的十句话”……眼下,一些情感类博主视频号上,打着名人旗号的“伪语录”配上岁月静好画面,拼贴乱炖出让人哭笑不得的“山寨鸡汤”。粗制滥造、东拼西凑的段子被大量转发,假名人名言泛滥究竟“尴尬”了谁?

同样一句话,名人说的“自带流量”,不少公众号、视频号,吃准了光环加持的威力,炮制杜撰出花式语录,甚至进行了“精准投放”——两性关系题材安在林徽因名下;“教你做人”的归鲁迅;带点犀利调侃的索性“冠上”莫言……曾有博主写了条150字“莫言语录”,作家本尊干脆在个人社交平台辟谣:“理不糙,可我也想知道这是谁写的”,无奈回应中透着一股黑色幽默。

“日常背锅”的不止莫言,作家杨绛去世后,在网上被一部分人塑造成“励志鸡汤大师”,《杨绛一百岁感言》等小作文悄然走红网络,但文句过半是网友仿造。类似“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等,画风看似云淡风轻,实则经不起推敲。后经检索发现,有博主杂糅了一部分来自《坐在人生的边上:杨绛先生百岁答问》的文字,但变形后的“鸡汤”流于简单粗鄙。其实,杨绛的原文是——“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

不可否认,人生不同阶段里或许存在对名言警句的“心理按摩”需求。但假借名人噱头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式虚假空洞鸡汤,经过流水线生产、励志化包装、快餐式加工后,企图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个道理,用一个个催泪段子洞悉人生,却忽略了生活的复杂性。大千世界与人间万象,被压缩成口号,也暴露了一些“鸡汤段子手”动不动为人生难题贴标签的惰性。

随着网友“反侦破”能力提升,许多在传播过程中以讹传讹的名人伪语录,被整理成“打假帖”。有网友总结道:这类名言大多采用抒情化表达,劝善励志的表象下,往往是真假难辨的事实、牵强附会的逻辑、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山寨鸡汤”。比起冷峻的现实、逆耳的忠言,假名言更温情脉脉、神秘深刻,几乎如“万能公式”般套用多种场合。不少披着“情感导师”外衣的假名言,看似传播“善”与“美”,却早已丢掉了“真”,背离诚信原则,有误导读者之嫌,也损害了所用名人的合法权益。

一旦假语录甚嚣尘上,“劣币驱逐良币”的乱象下,丰富的文本与深入的思考便难免缺位。“她身上既有古代中国的隐士风流,也有现代中国的启蒙意识,她足够复杂,正因为她足够真诚。可见,阅读杨绛,正是探寻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历程的一条有效路径。”恰如评论家陈晓明在《喜智与悲智——杨绛的文学世界》一书序言中所提示的:杨绛的“智性”呼唤着一种更为平等的观察视角,而在媒介转型的语境之下,杨绛的文化形象与其文学史上形象却发生了某种“偏离”。

比如,文学家杨绛的一生可以被仅仅限定为“贤妻良母”吗?这显然是对消费者的某种迎合。如何才能拨开种种偏见,把“杨绛”还给“文学”?如何从中国知识分子心灵史角度去重绘杨绛的文化肖像?如何从这一个体出发,得以管窥20世纪中国的思想史脉动?

这一连串追问也给广大读者提了个醒——上网“冲浪”需谨慎,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是互联网时代的硬核生存技能。学会对网络信息保持审慎态度与交叉验证的能力,跳出对名人名言的盲信盲从与认知刻板印象,恐怕更有助于拨开情绪困境的重重雾障。(本报记者 许旸)

关键词: 山寨鸡汤 日常背锅 尴尬了谁 甚嚣尘上

责任编辑: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