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郑开大道车水马龙 当初哭着去的商户如今喜笑颜开

2021-11-19 08:21:18来源:河南商报

10年前,当郑州人王瑞要在郑开之间的黄沙地上谋生活时,她和母亲一下子就哭了起来。但如今,那里车水马龙,她称所在市场北门口的村子为小香

10年前,当郑州人王瑞要在郑开之间的黄沙地上谋生活时,她和母亲一下子就哭了起来。但如今,那里车水马龙,她称所在市场北门口的村子为“小香港”。

沿着郑开大道向东,曾经的西瓜大蒜地里,如今“长”出了林立的高楼,“长”出文娱业态密集的“东方奥兰多”。湖泊河流点缀其间,漫步公园,夜色醉人。

15年的坚持和发展,郑开大道和周边区域已逐步实现从清冷到繁华的蜕变。

画面1

下车直接哭出声的商户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巨变

2011年年底,当时还在郑州刘庄的万邦批发市场一片忙碌景象,大车一趟趟地进出——市场要搬迁了。为了响应政府政策,一众商户作为拓荒者,将全部家当搬往中牟县万洪路的万邦国际批发市场。

万邦商户王瑞打开地图查了查新市场的位置,离郑州、开封都是几十公里的距离,郑开大道虽已通车,但周边还有很多正在施工的大小道路。第一次,她开着越野车带父母到市场新址,坑坑洼洼的路况让这个老司机开得跌跌撞撞,又因为下雨,车轮陷在沙土地里,家人一起下车看情况,放眼望去一片黄土,“我和我母亲直接哭出了声。”

触目惊心的黄,打破了这个市场“二代”对未来的美好期望。王瑞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当时,市场周边都在施工,附近只有一家成形的宾馆,外地来进货的客户,也只能住在仍旧施工的宾馆内。”

可这帮适应力超级强的拓荒人,卷着临时的铺盖,在这里一扎就是十年。

王瑞说,大概在一年半之后,周围的变化就大了,恨不能一天一个样,“眼见着市场附近的大楼,一栋连着一栋起,大小道路也都修通了,郑开大道的车流也越来越多,周边的商业区也逐渐完善,从市场进市区越来越方便。”

市场北门的变化最大。原来北门附近是个特别穷的村子,如今变成了周边最热闹的地方。“都叫它‘小香港’,特别的繁华!”王瑞笑着说。

画面2

郑开城际铁路:7年旅途,铁路变“公交”

2014年12月28日,吴丽媛和郑州铁路局其他同事一起,以普通乘客的身份,第一次坐上了由郑州东站开往宋城路站的C2802次列车,她深知郑开城际铁路运行的重要意义。

2021年11月11日,宋城路站站长吴丽媛站在车站办公室内,感慨着她与宋城路站的缘分,今年4月份,她因工作调动被分配至宋城路站。

“变化太大了,”吴丽媛发出由衷的赞叹,“7年前,车站附近一片荒凉,出了站,都不知道往哪里去。”

“中国速度”永远能给大家带来惊喜,吴丽媛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作为郑开城际铁路的终点站,宋城路站周边的发展飞速,如今一出站就是一个旅游集散中心,有到开封市中心、各旅游景点的公交车,“很方便,市民们只要出了站,马上都能坐上各个方向的车,交通四通八达。”

10月26日,宋城路站迎来了又一个好消息,包括郑开城际铁路在内的三条城际铁路,开启高密度“公交化”运营模式。

这是郑汴一体化中,构建中原城市群紧密层“半小时”交通圈的重要一环,旅客能够随到随走。吴丽媛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今年上半年,车站日均发送旅客3639人次,包括不少通勤的上班族。“交通方便了,不少人来回两地特别方便。”她笑着说,“今年清明节最后一天,宋城路站单日发送的客流量达到16240人次,是建站以来的最高值。”

画面3

湿地公园的繁花绿树,吸引着一拨拨郑州人来打卡

位于郑开大道旁的象湖公园,如今成为越来越多郑州人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当地优越的生态环境也成为当地居民自豪的资本。发展带来的获得感,普通市民感受最深刻;老百姓走过的每一寸土地,一定丈量得最真实。(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张逸菲/文侯建勋宋亚猛时硕/图部分老照片由受访者供图)

关键词: 郑开大道 车水马龙 哭着去 商户

责任编辑: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