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只此青绿》用中式美学营造跨越千年的梦境

2021-09-28 11:06:33来源:文汇报

余音绕梁传古韵,咫尺千里舞江山。26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结束了上海大剧院的最后一场演出,雅致清丽的中式美

余音绕梁传古韵,咫尺千里舞江山。26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结束了上海大剧院的最后一场演出,雅致清丽的中式美学营造跨越千年的梦境,唤醒了观众心里的传统文化基因。最让业内人士称道的是, 《只此青绿》的舞台被巧妙设计成多层同心圆,还原了中国传统画卷的“展卷”过程。那转动不息的舞台仿若镌刻民族记忆的年轮,引领观者踏入时光的循环里。

近年来,科技与艺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舞台艺术的创作迈入新技术时代。在舞台演出中,激光、机械臂、多媒体影像,甚至无人机等技术手段被广泛运用,呈现出丰富多元的视听效果。这些舞台空间的功能创新赋予艺术探索更多灵感与可能,却也让一些创作者误入“技术流”迷途,以炫“技”替代艺术,将舞台变为重叠堆砌的舞美秀场。舞台新技术拓展艺术创作的边界在哪里?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给出了一种答案:以艺术为核心,用最复杂的舞台达成最纯粹的审美,让古典美学绮丽之花绽放在技术创新的空间维度里。

带着“赛博朋克”味儿的舞台装置,只为还原最古老的赏画模式

无名无款,只此一卷;青绿千载,山河无垠。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千里江山图》以概括精练的手法、绚丽的色彩和工细的笔致描绘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观,被视为宋代青绿山水的巨制杰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采用时空交错式的叙事结构,现代故宫研究员潜心钻研《千里江山图》,循着“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的篇章纲目,走进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内心深处。

难以想象,优雅隽永、古意盎然的《只此青绿》,其舞台背后竟有一股“赛博朋克”的味道。采用地面多层转台和空中圆弧机械的构架,剧组在镜框式舞台的基础上又另搭一个“内胆”,创造出“天旋三圈,地转四圈,上下左右皆可以移动”的全新舞美效果。“空中母架装置着三层可旋转圆环,吊着18个电机,带动三块大型弧形面板起落移动;转台底下也安装了许多电机,驱动可移动圆盘时而同向转,时而逆向转,时而交错转,形成不断变化的舞台空间。”舞台执行编导谢元臻说。据悉,“天地圆环”必须精准配合才能产生最佳的舞台光影效果,考虑到机械反应的延时误差,舞台总监在舞台提示本总谱外,还需要另排一张精确到0.5秒的时间码。

将舞台打造成精密的艺术装置并非炫“技”,而是为还原最古老的赏画模式。古代长卷的观赏方式是“展”与“收”的过程,观者所见的每一个“定格”都是一幅画。“我们希望舞台呈现就如‘展卷’,达成‘观剧如展卷’的效果。”总编导周莉亚说。圆环相扣,亦是时空相交。当卷轴在舞台上被缓缓打开,左手拉开了“过去”的时间线,右手推动着未来的新图景,一个时空循环就巧妙地形成了。

繁复的舞台装置对演员也是巨大考验。因为在舞台上的每一秒几乎都是“动态平衡”,演员们不仅要在不断变换转向的圆盘上保持舞蹈动作稳定,还要依靠音乐旋律、节奏来记住群舞的站位和舞姿。为让演员能够自如地在多层转台上翩翩起舞,剧组将转台架在排练厅练了整整4个月,才最终塑造出如古画一般“定格”的隽永画面。

跨越千年的对视凝望,让舞蹈诗剧成为与今人息息相关的当代题材

在《只此青绿》的舞台上,故宫的研究员与千年前的王希孟彼此对视、凝望。绘画者“此画与天地共绘”的志向,与展卷人坚守传承传统文化的心愿,在此刻重叠、相通。展卷人的人物设定使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跳出了古典题材。 “有了展卷人和文博工作人员的存在,它才成为与今人息息相关的当代题材。”总编导韩真说。

据韩真介绍,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员王中旭正是展卷人的原型,他专研《千里江山图》,亦是2017年“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的策展人。剧中,通过展卷人的眼睛,观众还看到了王希孟背后的匠人们——篆刻人、织绢人、磨石人、制笔人、制墨人,以及宋代工艺技术的登峰造极。

为精准再现宋代美学, 《只此青绿》主创团队大量阅读文献、听取专家意见,在古书古画中寻找历史的留痕。除了与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开展座谈之外,他们还邀请了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仇庆年、汪爱军、张文年、郑小华走进排练厅,为演员进行非遗工艺指导。

关键词: 青绿 只此 只此青绿 中式美学

责任编辑: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