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芭蕾舞剧《白毛女》品质藏于细节 承载历史记忆

2021-04-26 10:15:52来源:新民晚报

喜儿的几件红衣有着细微差别香炉道具用了半个多世纪民族芭蕾舞剧《白毛女》是上海芭蕾舞团的传家宝。这部传承了半个多世纪、演出逾2200场的

喜儿的几件红衣有着细微差别

香炉道具用了半个多世纪

民族芭蕾舞剧《白毛女》是上海芭蕾舞团的“传家宝”。这部传承了半个多世纪、演出逾2200场的经典,至今在许多人心目中难以替代,只要“北风吹”的旋律响起,那些熟悉的画面便如同幻灯片般在脑海播放。

为庆祝建党百年,舞剧《白毛女》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开启了又一轮演出。或许观众们并不知道,他们所看到的喜儿、白毛女身穿的舞衣已传承了足足32年,随着新舞衣的赶制,此轮之后,这批舞衣将完成使命退出历史舞台并被“封存”。日前,记者深入后台,试图从旧舞衣以及那些老道具中“寻根溯源”,揭开“传家宝”的秘密。

品质藏于细节

即便追看《白毛女》数十年,很多老剧迷都未必知道,喜儿的红色短衫和白毛女破旧的舞衣看似一衫到底,实则却是有着细微差别的几件。喜儿有同款的四件红色斜门襟短衫,都在右肩处打着补丁,红色却有着从深到浅的区别。上芭团长、第二代“白毛女”辛丽丽说:“喜儿出身贫苦,一件红衣穿好几年,自然会褪色、会变旧,这样设计,是把时光的流逝都浓缩在了舞衣上。”同款四件不过些微色差,挂在一起,仅30秒时间抢妆,却从来不会被拿错。辛丽丽道出窍门:“你看,这件应该是第一场用,红得还很艳;这肯定就是第三场要穿的,喜儿的辫子要别在右胸处,这里密密麻麻的针眼,都是别针留下的。”

白毛女的灰白衫子看来破旧,制作却更讲究。共有两件,从颜色看,是50度灰和70度灰的区别;从做旧程度而言,白毛女最后被解救的那一场,衣服下摆已破碎成布条,可用褴褛来形容。不像喜儿的衣服用的是略为硬质的绸缎,白毛女的舞衣用的是细细的乔其纱,因技术要求高、动作开合更大,飘逸的乔其纱更能凸显在被“逼”入深山老林的喜儿变成白毛仙姑的鬼魅感。辛丽丽说:“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回人,服装的设计都是为人物和剧情服务的。品质都藏在细节里。”

承载历史记忆

走进舞剧《白毛女》的后台,犹如“跌”进了带有历史沧桑感的老片场,随处可见都是拥有五六十年历史的老物件。上芭副团长高东明从案桌上拿起一只褪了色的“香炉”说:“这是喜儿拿来砸黄世仁的香炉,从1966年‘砸’到现在。”

吴虎生“扎”上毛巾,秒变朴实的大春,而他身后,演员队队长张尧正在帮他固定腰带。这顶特制的毛巾帽子他戴了十几年,早已泛黄,却让他安心:“我相信物件也有灵魂,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戴上这帽子,就觉得融入了情景,身体的记忆都回来了。”

角落处,斜倚着一根手杖,让季萍萍心有余悸:“我现在一看到这手杖,鼻子就发酸!”时光倒回至15年前,“白毛女”传到季萍萍这代。一次演出,她因恍神转身刹那慢了一拍,“黄世仁”的手杖便狠狠打在了她的鼻梁上:“演出高度紧张,挨了一下只觉得一蒙,直到一低头看到满地血才慌了。回到后台照镜子,鼻梁居然歪了!”

据高级教员、当时饰演黄世仁的钟闽回忆,那根“闯祸”的雕花木质手杖之后在另一次演出中“光荣牺牲”,考虑到木质易断,重新制作的手杖改成了竹藤材质,虽比原先轻巧却更考验演技。(记者 朱渊)

关键词: 芭蕾舞剧 《白毛女》

责任编辑: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