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时尚 > 正文

如何看待 地市级农商银行 纷纷组建

2023-08-03 09:09:55来源:金融时报

周萃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深入推进,地市级农商银行在部分省份如雨后春笋

周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深入推进,地市级农商银行在部分省份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逐渐成为农信社改革的一大新趋势。这种新模式,其实质不仅体现了因地制宜、务实求效的策略,而且从提升管理效率、增强规模经济效应的视角来看,具有一定的效益。

地市级农商银行的发展并非突如其来。实际上,早在十几年前就有相关的改革探索。2009年底,江南农商银行应运而生。它是由常州市辖内的5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合并发起设立的,并且是全国首家地市级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经过合并重组,原来的5家法人机构转型为江南农商银行的5个中心支行。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如今该行已成为江苏省资产规模最大的农商银行,其业绩表现也较为亮眼。近年来,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更多地区开始对地市级农商银行进行探索和设立。广东肇庆,辽宁盘锦,江苏徐州,河南平顶山、新乡、三门峡,四川乐山、绵阳等地都在积极地推动地市级农商行组建。其中,四川省已经实现地市级农商银行在21个市州的全覆盖。

这一系列的改革动作,无疑显示出地市级农商银行的组建成为了农信社改革的重要可选方向。多地纷纷效仿,希望通过合并重组使得农商银行业务更加集中、管理更加高效,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和当地民生。此外,这也为整个金融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

在推进省联社改革的大背景下,是否有必要进一步探索组建市级农商行?组建市级农商行是否有现实需求和意义?对于这些问题,实际的经济环境、资源配置和管理能力的地域性差异提供了答案的线索。当前,许多地区的中小农商银行和农信社都面临着经营和治理上的困境。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经营基础薄弱、管理能力不足和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等方面。简单地通过增加资本金或剥离不良资产,其实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更像是一种“输血”式的救助,很难触及这些农商银行的核心问题。

而通过兼并重组的手段来组建地市级农商行可以更直接地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的策略不仅能够整合和优化现有的资源,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清晰地重新定义股权结构,强化公司治理,解决历史上积累的遗留问题,并加速不良资产的处置。这不仅可以盘活银行内部的资产,更可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使其在更宽广的市场环境中以一种更加稳健和有竞争力的姿态重新出发。因此,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组建地市级农商银行不失为一项务实的举措。

当然,农商银行的地市级组建并不是一项“一刀切”的改革,它需要根据地域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因地制宜地调整。一般来说,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更适合进行地市级农商银行的组建,而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则应尽可能保持县域农信联社和农商银行的稳定。虽然地市级农商银行“首单”落在江南农商银行,但其后的一些组建大多发生在非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哈尔滨联合农商银行和四川乐山农商银行等,它们的成立均是通过合并当地多个县级农信联社和农商银行实现的。

在目前尚不具备条件直接组建省级农商银行的地区,探索组建市级农商银行或可为未来的省级农商银行建设铺设基础。因为组建统一法人的省级农商银行,省级农商银行需收购辖内众多农信机构。这一过程不仅资金需求巨大,而且复杂度高,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不容小觑。因此,有观点认为,部分地市可以探索先成立地市级农商银行,待其稳定运行并基本成型后,再进一步推动省级农商银行的组建,或让省级农商银行直接收购市级农商银行的股份。这样的逐级推进策略不仅更加务实,而且能够更好地应对改革中可能遭遇的风险。

在欣欣向荣发展的背后,地市级农商银行的改革方向应该如何规划,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组建地市级农商银行时,必须考虑当地的特色和需求,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模式。不同的地区需要不同的策略,因地制宜是关键。尽管地市级农商银行已经在组织上成为市级法人,但真正的改革效果及其持续性仍然值得关注。关于这点,一个核心的考量是合并后的银行是否能够真正实现资源的整合,并能否通过这种整合达到“1+1>2”的协同增效。这不仅要求银行自身的积极努力,还需与基层农信行社保持密切合作与沟通,了解并评估其经营管理的现状,从而使整体改革步伐同向而行、上下协同。此外,对于规模大于传统农信社的地市级农商银行来说,强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尤为关键。一旦发生风险,其可能对更广大的区域产生影响。因此,为保障银行的健康稳定发展,建立并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并增强对不良资产的识别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地市级农商银行的出现无疑为农信社改革带来了新的思路,也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新的动力。然而,我们也需要关注和解决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确保农商银行改革的健康、持续和稳定发展。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