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理财 > 正文

土耳其里拉对美元汇率跌超15% 这次,全球通胀真的来了?

2021-03-25 10:17:18来源:新华网

当地时间3月22日-23日,土耳其金融市场遭遇股债汇三杀。股市两天内触发了四次熔断,国债价格大幅下跌,收益率暴涨,土耳其里拉对美元汇率跌

当地时间3月22日-23日,土耳其金融市场遭遇股债汇“三杀”。股市两天内触发了四次熔断,国债价格大幅下跌,收益率暴涨,土耳其里拉对美元汇率跌幅一度超过15%,接近历史最低水平。

“一半是‘放水’ 一半是火焰”

引发土耳其市场大幅波动,首当其冲的原因之一,当然是3月18日,土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大幅提高至19%,以应对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然而,仅仅两天之后,3月20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下令解除刚上任4个月的土耳其央行行长纳吉·阿巴尔职务,这是土耳其两年内被解雇的第三任央行行长。面对23日的市场波动,土耳其总统经济顾问称,土耳其央行不会采取任何特别行动。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土耳其年化通胀率已升至15.6%,里拉对美元汇率与2018年年初相比贬值逾50%。

关于选择加息,土耳其央行并不孤独。巴西中央银行17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从2%上调至2.75%。这是巴西央行自2015年7月以来首次加息。俄罗斯央行也在19日宣布,将基准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至4.5%。这是俄罗斯自2018年年底以来首次提高基准利率。俄央行指出,此举旨在应对迅速上升的通货膨胀并稳固本国货币。市场指标显示,为了防止上述金融市场波动扩大,印度、韩国、马来西亚和泰国的政策收紧预期也在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与新兴经济体的高度戒备、严阵以待形成鲜明对比,发达经济体们传出的声音却是“鸽”声依旧。

继3月11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总额高达1.9万亿美元经济救助法案。3月17日,美联储宣布将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不变,并试图通过强调劳动力市场尚未完全复苏来淡化通胀上升风险。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经济体央行纷纷跟进维持超宽松的货币政策。

统计显示,在2020-2021年这两年里,美国已经放水5万亿美元,几乎是美国2020年GDP的四分之一。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不断飚升,目前已经达到1.74%的水平。

有分析人士表示,随着美国大“放水”,近期美债利率上升使得许多新兴市场承压,许多投资者抛售新兴市场货币以购买美元,导致货币急剧贬值,这增加了新兴市场国家偿还美元债务的成本。与此同时,新兴国家通胀水平被迅速抬高,尤其对于土耳其这样严重依赖石油进口的国家。所以,对这些经济体而言,虽然会影响复苏进程,却依然选择加息,也是无奈的平衡举措,需要暂时遏制一下资金外流和通胀风险。

近日,美国劳工统计局追踪调查了22种美国常见的肉类产品零售价,发现在今年2月份,几乎所有肉类零售价相比去年同期都出现上涨,其中火腿肉和新鲜鸡肉涨幅最大,都超过16%。

在全球化浪潮下,很多国家也未能幸免,锚定美元的各种原材料价格也肉眼可见地上涨,土耳其便是其中之一。“真的现在什么都很贵,只买了3根茄子,按照家里一人一根买的,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一斤一斤的买了。现在必须精打细算过日子。”土耳其市民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说。

“一边是经济复苏缓慢 一边是市场‘涨声’不断”

尽管全球经济仍然深受新冠疫情影响,但在金融市场,“涨声”不断带来的却是另一种感受。

2020年3月9日,开盘仅4分钟,标普500触发熔断。当天美股经历黑色星期一,暴跌超过7%。此后,12日、16日、18日,短短10天内美国股市以前所未有的四次触发熔断载入历史。

一年后的3月9日,情况却截然不同。美国众议院通过了1.9万亿美元救助法案,当日,道指像打了“鸡血”一般上涨464.28点,涨幅为1.46%,收盘创出32297.02点的历史新高。对比整整一年前的23851.02点,涨幅高达35%,标普500的涨幅也超过了40%。

除了股市,在能源、工业品和农产品市场也类似,国际油价经历了2020年历史性暴跌之后,于当年11月开始迎来一波强劲上扬,并带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铜价在过去一年翻了一番,九年来首次突破每吨9000美元,锂价格今年已经上涨了近90%,锡、镍、铝、铅等均不断上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食品价格也连续第9个月上涨,其中食糖和植物油价格涨幅最大。

市场涨涨涨,那么经济复苏前景是否真的足够乐观呢?似乎并不那么确定。

IMF发布的报告就指出,全球经济增长依然存在“超乎寻常的”不确定性。关于疫苗的利好消息固然能提振企业和家庭信心,促进消费和投资,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但变异新冠病毒蔓延、疫苗普及放缓或支持政策过早退出也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增长低于预期。

IMF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将全球复苏进程比喻为一场与新冠病毒的竞赛。竞赛结果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疫苗推广和政策的有效支持。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为自己维持宽松政策不变所作的辩护时给出的理由也是,美国经济面临的“危机”仍十分明显,新冠疫情的冲击是“真实而广泛的”。他表示,美国“经济复苏远未完成”,经济增长仍不均衡,复苏前景存在不确定性。

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中国及亚太区主席陶匡淳认为,在新冠疫情严重冲击经济社会活动的背景下,当前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的风险不容小觑,短期内逆全球化的影响难以消除,推动国际合作任重道远。“坚持开放合作,维护经济全球化是破解挑战和难题的最佳选择。”

通胀的结论为什么这么难定

关于通胀的讨论甚嚣尘上,给出的判断却是莫衷一是。

我们知道,当市面上用来流通的钱多到超过经济增长的需要和货币背后的物质基础时,货币购买力也就小了,对于居民来说,直接体验就是“东西变贵了”。

通胀会带什么呢?影响民生,导致资产泡沫化,进而加大金融市场风险,等等。

不过,要说印钱就会让东西变贵,这思维就过于单调。资金除了流向支持国民经济的各类市场,还会流向风险资产,推高金融市场的价格,如果通胀持续恶化还将带来金融泡沫破裂的可能。

对于放水与全球通胀的看法,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吴晓求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有别于过去的简单直观,现代经济和金融的关系中增加了很多新的变量。

一是金融市场的扩大和发展,对吸纳货币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同一个巨大的蓄水池,很难计量出货币数量与通货膨胀的直接关系。

二是货币的国际化,特别是美元的国际化,给美元的操作带来了很大的创造空间。如果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国家,货币数量的扩张一定会带来国内经济的混乱。但如果该国的金融市场够宽够深、又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那实际上货币的扩张反而能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此外,兴业证券董事总经理、全球首席策略师张忆东认为,现阶段无需对美国长债收益率的上升过于敏感,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供需关系达到再平衡,通胀不会达成持续性恶性失控,全球经济复苏将为资本市场带来结构性投资机会。

国泰君安固收研究则认为,总体来看,虽然很难重演70年代的大通胀,但通胀走高风险难以忽视。全球通胀将不可避免成为未来两年最大的风险,低通胀和低通胀预期的趋势可能被逆转,也因此中长期全球政策转向和利率上行的确定性较高。

“关心增长是更重要也是更难得,通胀真来了再治也不迟,美联储也在密切关注。”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对媒体表示。

与各经济体货币监管部门的审慎严谨不同,金融市场更强调的是与势能结合的预期管理,而专家的分析则往往又与其观察角度与专业立场休戚相关,所以,关于通胀与否的结论可能还会持续争论下去,要弄清楚这件事,还需要擦亮自己的慧眼。(【财经翻译官】 闫雨昕/文)

关键词: 全球通胀 真的来了

责任编辑: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