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聚焦 > 正文

终结结核病流行 健康民生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

2025-03-24 11:27:09来源:今日热点网

2025年3月24日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来临之际,我国以“全面行...

2025年3月24日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来临之际,我国以“全面行动 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 终结结核”为主题开启防治新阶段。这不仅是公共卫生领域的攻坚战役,更是关乎经济发展质量的系统工程。2023年中国估算新发患者74.1万例,发病率52/10万,较2022年(74.8万例)略有下降,在30个高负担国家中位列第三。同时中国耐药结核病治疗费用高达15万-20万元/例,患者年经济负担约2万元。[1][2]

政策引领,织密防治网络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24—2030年)》实施以来,在加强预防措施的同时,也在为进一步降低患者经济负担,积极的推动结核病防治工作可持续发展,研究显示,结核病患者自付总费用占家庭年总收入占比约为65%。我国每年新发的患者中,70%以上为劳动力人口,患病后的诊疗费用和误工损失,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规划》提出了多渠道筹资原则,包括实施医疗保障,地方财政、民政救助、慈善等多种筹资方式,逐步实现结核病诊疗免费或基本免费,降低患者的诊疗费用负担。[2][4]

科学防治,守护生命健康

结核病防治需 “防”“治” 并重。专家指出,肺结核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咳嗽、咳痰超两周需及时就医。当前,我国结核病诊疗体系不断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可提供免费筛查服务,规范治疗成功率超 90%。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检测技术升级,在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对疑似肺结核患者首选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进行诊断。有条件的地区为县(区)级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配备分子生物学耐药检测设备,提高诊断效率和质量。[3]治疗方面,通过一次性进行结核杆菌和利福平耐药检测,缩短诊断时间并优化治疗方案,避免诊断延迟造成的治疗成本大幅度上升,为实现“病有所医”与“医有所防”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创新范式。与此同时,结核病防治产业链加速延伸,未来分子诊断试剂、智能随访系统等衍生产业市场规模有显著突破,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还会不断上升。[4]

全民参与,共绘健康蓝图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最具成本效益的公共卫生措施。由国家九部门印发的《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24—2030年)》通知里也强调提出“强化社会动员,广泛开展宣传”。因此员工因病缺勤和工作效率低下,是造成企业生产力损失的两大原因,前者的影响是显性的,后者是隐性的。相反,如果有效干预威胁员工健康的相关风险因素,可以将“健康相关生产力损失”降低26.1%,并产生良好的卫生经济学效应。[3][5]

展望未来,书写健康答卷

顺应《规划》制定的核心指标,中国有实现终结结核病流行所需要的体系、资源、能力以及组织保障。保障充足的经费投入、实施循证的防治策略和措施、完善社会保障以及动员广泛的多部门和社会参与,中国将迈向实现终结结核病流行的目标。[6]

值此防治日之际,当以更宏阔的视野认知这场健康行动——在守护生命尊严的同时,我们正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书写健康与发展的共赢篇章。

关于赛沛

丹纳赫集团诊断平台旗下的赛沛,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Sunnyvale 的分子诊断公 司,致力于研发、生产、销售快速易用的分子诊断系统和试剂盒,帮助改善当前医疗状况。

赛沛凭借强大的分子生物学平台,专注于各种需要快速检测结果并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的应用领域,如传染病、女性健康和癌症防治领域。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