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经济 > 正文

苹果下游越卖越贵 中间商赚了多少差价?

2021-09-01 09:36:46来源:中国食品报

眼下各地苹果早熟品种开始陆续上市,然而对于不少果农和果商来说,期待丰收的同时亦难掩愁云,受疫情、增产等叠加因素影响,不少果农去年丰

眼下各地苹果早熟品种开始陆续上市,然而对于不少果农和果商来说,期待丰收的同时亦难掩愁云,受疫情、增产等叠加因素影响,不少果农去年丰收的苹果还在冷库里,国内苹果库存正在经历空前的“压力测试”,持续性供过于求给整个产业蒙上阴影。

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自5月下旬以来,富士苹果价格连续下跌。跌跌不休的价格似乎难以撼动苹果销售困境,据卓创资讯统计,截至7月29日,全国冷库苹果的库存量198.07万吨,较去年同期多出41万吨左右,居5年来历史高位。不少果农选择降价甚至赔本销售,部分产区在库苹果出现腐烂,还有果农开始倒果、砍树,以减少损失。

上游滞销,下游消费端一些消费者的吐槽却没停,“苹果越来越贵,而且一些贵的苹果不甜不脆,性价比有点低”。苹果产销脱节的现象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库存高企背后暴露出怎样的隐忧?变局之下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又在何方?

上游苹果滞销,下游越卖越贵

山东省栖霞市是我国传统苹果主产区,与往年此时上年所产苹果基本销售完毕的情况相比,今年当地苹果出现滞销。栖霞市苏家店镇榆林头村党支部书记陈为忠说,苹果出库和销售旺季一般在春节、元宵节以及从清明到“五一”这段时期,然而,今年的销售高峰一直没有到来,果价也出现走低的态势。“目前这里的苹果价格仅为0.8元/斤左右,不仅远低于2018年同期5元/斤的水平,就是与2019年和2020年2元/斤的同期价格相比,也相差甚远。更为关键的是,现在基本上就没有买者。”

在栖霞当地收购苹果的一位客商介绍,以往他们一天能卖100箱左右,目前一天只能售出20—30箱,市场需求量变小,他们也没有能力帮助当地消化库存。

与此同时,今年各主产区苹果的库存水平也显著高于往年。公开数据显示,截至7月22日当周全国苹果库存量223.29万吨,高于2020年同期129.91万吨,其中陕西当周库存量为27.65万吨,山东当周库存量为138.11万吨。当前剩余库存以山东居多,且交易不快。

作为山西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县,临猗全县的销售形势也不乐观。临猗县北景乡西陈翟村果农周红星说,他拥有的5个气调冷库总库容在750万斤以上,今年以来,仍有大量苹果储存在冷库内。“最近清库很慢,每天只能销售两万多斤,而且主要通过电商发货,线下客商连上门问价的都没有,更别提购买了。”据悉,截至7月上旬,当地还有100多万斤苹果没有出库,销售压力逐日加大。

上游苹果滞销,下游消费端却呈现相反的局面。很多消费者都反馈,现在苹果越来越贵了。“很奇怪,我基本上每天吃苹果,现在一斤单价7块多,一边吃不起,一边滞销,这是为什么?”“女儿想吃苹果了,一个水果摊上买了5个,24.5元,苹果一个5元钱,还不怎么好吃。”苹果真的这么贵?好的苹果去哪了?中间商赚了多少差价?

生鲜供应链从业人士林夕瑜算了这样一笔账。一斤苹果从采摘到送到消费者手中,要经历多轮的流通。首先,在产地,地方中介负责最初的挑选、分级,加上期间的人工成本、折损等,苹果从产地运出就要增加1.5—1.8元/斤左右的价格。而后,物流作为整个流通环节极少的成本占比,增加0.3—0.5元/斤的物流成本。整个流通环节中,渠道商的利润占苹果售价的20%—50%,这其中主要是仓储和终端房租等费用。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正常年80#通货苹果2.5元/斤的收购价算,苹果到达消费者手中,最后的售价将超过6元/斤。

与此同时,在苹果的销售中,客商囤货的情况长期存在,一些消费者认为,果农贱卖,消费者高价买,肯定跟中间商囤货有直接关系。供应链条上一些人士介绍,实际上,客商在农产品收获期间囤积农产品,错峰出货,赚取反季节差价的情况,在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中长期存在。作为一种市场经济的操作模式,客商囤货并非全是负面影响。

从供需实际来说,苹果在收获期大量上市,会造成市场拥挤,客商利用库存适度囤货,客观上也的确能缓解供求矛盾,拉长苹果售卖周期,平抑了农产品大量上市对市场的大冲击,在特定时间内保障了供给。与此同时,客商打通了果农与消费者的产销对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游产能过剩。

“农产品销售分大小年,客商囤货要承担非常大的风险,好的时候可以赚得盆满钵满,差的时候负债跳楼都有可能。”林夕瑜表示,这几年苹果需求量逐渐减少,有些客商甚至难以支付冷库费用,苹果只能烂在库里。

市场供过于求,品种结构单一

今年我国苹果主产区出现苹果价低滞销,既有境外新冠肺炎疫情导致苹果出口下降的原因,也是近年来我国苹果种植面积逐年增长但国内消纳程度有限的市场反映。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苹果产量为4406.6万吨,同比增长3.9%,占总水果产量的15.4%。2014年我国的苹果产量为3735.4万吨,6年间,产量增加了近20%。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高芸认为,苹果产地滞销与水果逐年增产、我国水果总产量逐年增加以及水果消费地域特征减弱等多方面因素有直接关系。高芸介绍,苹果、柑橘、梨、葡萄四个大宗水果作物产量快速增长,苹果、柑橘和梨2014年至今产量增加总和约为1878.9万吨,同期出口量则基本保持不变;芒果、樱桃、蓝莓、枇杷、油桃、甜瓜等小品种水果也都呈现快速上涨趋势,加之外国进口榴莲、香蕉等水果的进口量逐渐增加,我国水果市场总体已经呈现供大于求的状态。

除了供大于求这一根本原因,近几年物流、仓储行业不断发展,苹果作为保障性水果的身份逐渐被取代。按照多年前的经验,在一、二季度出货期,库存苹果大量出货上市可获得较高收益,同时保障消费需求。但是,随着其他水果品类产量不断增加以及物流、保鲜技术的不断提高,水果的地域性差别越来越小。

“海南水果在二季度大量上市,国外进口的香蕉、榴莲、车厘子等也集中在二季度进入国内,这就影响了苹果这样的储藏类水果的出清。”高芸坦言,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冷库苹果已经不再是二季度单独承担国内水果供给不足时的主角,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苹果的销售。

另外,大量同质化重复建设导致我国苹果生产呈现富士“一家独大”局面,缺少早、中、晚熟相衔接的品种结构,造成同一时间段内大量苹果集中上市,影响价格和销售。

陕西苹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细训说,经过多年发展,中国苹果面积已占世界苹果种植总面积的50%左右,年产量达到4000万吨以上,其中80%是晚熟红富士品种。“从山东到陕西,绝大部分库存苹果是红富士,缺乏适应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的新品种,让产量逐年递增的苹果市场面临激烈的国内竞争,在市场基本饱和的情况下,按期按价销售已很艰难,降价去库存更加艰难。”

“一句话,中国苹果还是老问题:好的不多,多的不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政阳说。

转变思维,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随着苹果等大宗农产品经济效益不断下降,上游种植端逐渐缺少热情,农产品质量面临逐渐走低的风险。有果农表示,由于连年无法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果农们缺乏种植热情,为缩减成本,在农资投入上大打折扣,果品质量逐年下降。

对此,河北省新发地集团总裁魏树俭认为,国家应该建立切实有效的信息发布和预警体系,指导产销对接,调节供求关系。特别要强调的是,信息体系的建立不能仅靠政府部门的力量,各农业领域的协会力量应该充分被挖掘,动用社会力量为农业领域提供服务,切实保障产业链条利益。

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行业也需要及时转变思维,由单纯追求产量转变为追求提质增效,以科研创新、产业转型激励产业发展,同时促进产业规模的不断增大。

高芸呼吁,行业必须进行高质量发展,通过布局转型和结构调整,特别是增加科研投入、提高产业集约化程度,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反向拉动农民种植积极性,更好地引导果农转变思维,追求高质量种植。

山西省运城市果业发展中心营销指导部副部长李少轩认为,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明显滞后于市场需求,且不具备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要改变现有的“小农户、大市场”格局,大力提高苹果生产组织化程度,实行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完善苹果流通链条,解决生产不问市场、不管市场要求的弊病。

杨细训说,我国苹果主产区多位于“一带一路”沿线省区,而陕西是中国苹果生产第一大省,可借鉴荷兰打造世界花卉之都的成功经验,利用陕西省白水县等多地地处苹果产业核心区的优势,建设“一带一路”苹果产业集散中心,解决营销、物流等环节不畅通、不对称的矛盾,以此带动中国苹果物畅其流、产业高质量稳步发展。

关键词: 苹果 下游 越卖越贵 中间商

责任编辑: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