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经济 > 正文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 放大比较优势 公共服务打破“楚河汉界”

2020-07-06 10:53:41来源:扬州网

2020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持续深入推进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启动之年。昨天,记者从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扬州市推

2020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持续深入推进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启动之年。昨天,记者从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扬州市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0年工作要点》已印发,这意味着,扬州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参与者,已按下深度参与的“快进键”。今年我市将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五大重点领域,重点做好40项具体工作,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织密内畅、外联、快通交通网,长三角中心城市90分钟到达

一体发展,交通先行。《工作要点》五大重点领域中,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我市将进一步织密内畅、外联、快通的交通网络,打造90分钟到长三角中心城市、60分钟到上海、30分钟到南京的“963”交通圈。

铁路网络方面,我市将推动连淮扬镇铁路扬州段建成通车、北沿江高铁开工建设,宁扬城际力争工可报批;过江通道方面,将推动五峰山过江通道公路接线完成桥梁、路基、隧道和房建主体工程,龙潭过江通道主桥塔桩基完工,统筹推进润扬第二过江通道前期工作尽快实现开工;高速公路方面,将推动京沪高速扩建工程涉铁先导段建成,统筹推进宁盐高速、西北绕城高速等前期工作尽快实现开工;国省干线公路方面,将推动331省道宝应段、333省道高邮东段建成通车。

人悦其行,还要货畅其流。我市将推动扬州泰州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工可报批,加快推进高邮湖西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加快多式联运发展,做大做强“扬州港河江海多式联运”省级示范项目,建成宝应中众合农产品物流园货运枢纽,加快建设韵达快递电商区域总部基地,推动枢纽经济发展壮大等。

推动重点产业优化布局统筹发展,放大比较优势

在推动一体化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产业创新一体化是关键。要想激发新动能,得放大比较优势,增创竞争优势。我市将积极挖掘传统优势产业潜力,布局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新型电力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端纺织和服装、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食品和航空等“323+1”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强化区域优势产业协作,加速融入长三角。与此同时,还将加快发展通用航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移动通信、高技术船舶、生物技术和新医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

聚焦“323+1”先进制造业集群,我市将争创一批国家及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开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将主动对接国家《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工作方案》编制工作,培育工业APP300个以上,新增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嵌入式软件产品100个。

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离不开科技服务业支撑。我市将梳排编制重大创新攻关清单,推进3家省重点培育制造业创新中心争创省级试点,在机载系统、人工智能领域加快培育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左右;充分发挥科技产业综合体孵化加速功能,打造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应用验证等一站式、集成化服务平台,新增省级以上孵化器和众创空间8家,新引进企业1000家;支持科研院所重大成果研发和创新基地、创新平台建设, 新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成果30项;加快“数字科技”平台建设,对接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和市“云上扬州”建设,探索成立市级大型仪器共享库和科学数据信息库;加快组建产业创新联盟,推动重点企业与研发创新平台协同、与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形成“强强联合、以大带小”的创新格局。

生态环境共治联保,公共服务打破“楚河汉界”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扬州既要干好“自己的事”,还要积极干好“我们的事”,在绿色发展、公共服务等问题上协同推进、一体发展。

作为中国经济贡献强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长三角也承受着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高排放困扰。“长三角生态环境休戚相关,我们将共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参与制定长三角固废危废联防联治实施方案;开展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规划与专项研究;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继续实施长江沿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和长江干流1公里范围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深入开展化工企业和化工园区专项整治;开展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提升城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

公共服务打破“楚河汉界”,这意味着“长三角人”可享受到更多一体化红利。聚焦标准化、便利化,《工作要点》提出,推动就医、教育、文旅、养老等领域实现共建共享。我市将参与研究发布统一的长三角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推动中航研究院研究生院落户扬州,积极引进南京邮电大学来扬开设分校、研究生院;加快实施长三角三省一市跨省门诊费用直接结算互联互通,在已实现与上海、浙江地区互联互通的基础上,按照省医保局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与安徽之间互联互通;加快建设大运河文化带,聚焦大运河文化带“1+6+10”规划体系建设,编制大运河文化带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扬州段建设,加快实施大运河博物馆、隋炀帝墓遗址公园等重大标志性项目,建成运河大剧院,举办2020年世界运河城市论坛、第二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持续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争创国家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试点城市,推动上海30万人异地养老项目落户扬州;办好“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扬州年”等系列活动,推动淮扬菜融入旅游、走向世界。(通讯员 发改 记者 丁蕾)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比较优势

责任编辑:hnmd004